河海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
作者:小编来源:中学之家时间:2025-04-16 19:23次
摘要: 近年来,河海大学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潜能发挥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龙头,大力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和新内容,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新特色。 打造积极心理健康
近年来,河海大学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潜能发挥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龙头,大力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和新内容,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新特色。
打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队伍。建立以专职心理教师为核心,辅导员为骨干,学科教师为生力军,学生为主体,家长为后援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强调全面渗透、全员参与。成立由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教授、医院医学心理科教授、学校心理学教师组成的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强化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派出一批专兼职老师参加积极心理治疗连续培训,取得了积极心理治疗师资格。近年来,学校每年投入经费,用于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及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和督导。
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和潜能开发提升教育。依托3.20心理健康周、5.25心理健康月等平台,组织开展成长性团体辅导、学会感恩、“放飞心灵,拥抱爱”人际互动活动、“致五年后的自己”等活动,激发学生内心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热情、好奇等积极心理品质。建立大学生朋辈心理服务的团体和自我心理辅导社团,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认识、悦纳自我、找寻职业目标、融入社会等。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家庭,发放《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等资料,开设家长学堂,组织心理咨询专家与家长座谈,争取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课程从关注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转向帮助学生树立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选课,通过积极的案例引导、平等的交流沟通、丰富的课堂体验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在课堂中深入自己的内心,完成一次次心灵的旅行,训练和发展积极心理品质。每个学生配套使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发展手册》,伴随课堂教学过程完成“我是谁”“我的成就事件”“我的生命线”“做一份自己的生涯规划”“时间管理”“积极认知心理训练”等练习,提升课堂教学的心理训练效果。团体辅导从情绪管理、人际调节、学习压力调适、情感、睡眠、职业选择、考试压力和性心理等八大方面制定“菜单”,由学生自主“点餐”;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微博互动咨询等,建立积极的咨访关系,心理咨询成为帮助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刘取芝)
编辑:李海峰 责任人:万国彤
关键词:河海,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近年来,
- 相关文章
- 江西中医药大学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表彰04-16
- 贵州民族大学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04-16
- 贵州民族大学校长张学立检查指导新学期后勤工04-16
- 合肥工业大学关工委案例入选全国高校关工委工04-16
- 大艺展器乐专场专题座谈会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04-16
- 日照市政府领导来曲阜师范大学走访调研04-16
- 河海大学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04-16
- 天津师范大学召开2025—202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部署04-16
- 新疆农业大学举行2025年春季大学生集中教育动员04-16
- 渤海大学开展综合体制改革学生工作系统人员培04-16
- 四川农业大学开学第一天 教学运行正常04-16
- 华南师范大学5位教师入选爱思唯尔2025年中国高被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