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接地气”的“最后一课”应超越仪式感
作者:刘老师来源:中学之家时间:2024-10-17 14:20次
摘要:原标题:“接地气”的“最后一课”应超越仪式感 据报道,校领导讲话、拨穗儿、毕业合影…&hellip
原标题:“接地气”的“最后一课”应超越仪式感
据报道,校领导讲话、拨穗儿、毕业合影……又到一年毕业季,近期,各高校的毕业典礼如约而至。毕业典礼上,校长给毕业生们上的“最后一课”备受关注,这其中,不乏“潮人潮语”,被许多同学大赞“接地气”。
正如有教授所言,毕业致辞也是一种传播,使用接地气的网络用语,并不是去故意迎合学生,而是尝试换一种方式来和学生交流。长期以来,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似乎都已经习惯了那种“尊卑有别”的交流秩序。毕业典礼同样不例外,它不过是校长、教师与学生“互为配合”的一种例行公事。而在今天,越来越多的校长与教授,开始尝试用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来定义这一“仪式”,这无疑是对过去那种僵化程序的重塑。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应该承认,“接地气”对于一位大学校长乃至一名教师而言,绝不仅仅是表现在发表毕业致辞上。事实上,与毕业季各大学校长“接地气”的表达相对应,此前就不乏这样的追问:你敢说,大学四年你见过校长真容?类似的学生之声或许不无调侃的成分,但在不少大学,学生与校长能够保持正常交流,可以“有事找校长”,或并不容易。而校长在多数学生心中,可能也更多只是一名有着对应级别的行政官员,而非散发人格魅力的知识分子。
在一定程度上,大学毕业季校长致辞的走红,本身就说明了其交流方式和话语文本的“稀缺性”,是对日常话语体系,师生交流范式的一种突破。而正因为是“最后一课”,被太强的仪式感所塑造,这种“接地气”的交流背后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另一种“失真”。也就是说,它很难让人将之与大学校长的日常形象联系在一起,也很难让人视为是正常大学校园文化生态的一个缩影。
这一点,即便是大学校长也并不是没有反思。如被称为开大学毕业典礼“接地气”之风的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曾在卸任时透露19个遗憾,其中就包括“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没有明显缩短”。这种的现实遗憾,显然与“接地气”的大学“最后一课”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由此可见,健康的大学师生相处之道,大学文化构建之道,大学知识传输之道,远非一个“接地气”的毕业典礼所能够构建,它离“日常化”还有很远的距离。
充满“潮人潮语”、细节、人性化的大学毕业典礼,让人看到大学校长并非不可以改变原有的僵化形象。但同时,“接地气”成为走红的元素,也反衬出这种充满仪式感的“人性化”在日常的缺位。而真正要让这种“接地气”的氛围,超越仪式感,既需要更多具备知识分子情怀与人格的大学校长,也有赖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朱昌俊)
关键词:评,“,接地气,”,的,最后一课,应,超越,仪式,
- 相关文章
- 教育部回应“毒跑道”:要坚决予以严肃查处,10-17
- 南科大被误认为“野鸡大学”是骡子是马,得牵10-17
- 西安翻译学院吴进教授专著《柳青新论》获柳青10-17
- 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开展教学水平自评估10-17
- 宁夏:20256年高考志愿填报“全攻略”10-17
- 39所“985工程”高校本周六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专10-17
- 成都体育学院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督10-16
- 创建“天府新区自己的大学”政企校共商产教融10-16
- 四川省、成都市高考第一名来直播 10万人在线“10-16
- 成都“最牛班级”拿下文理双第一 校长直播谈不10-16
- 西南交大本科生毕业典礼 校长嘱咐学生用好“八10-16
- 学生考出好成绩 说“终于对得起卢大妈了”10-16